中新网定州7月19日电 (李玉素 周永)19日,走进河北省定州市喜胜奶牛养殖场,随着管理员一声指挥,一头头黑白花奶牛踱步进入宽敞明亮的自动化挤奶厅,奶牛“自觉”站在自己的位置,安静地等待着挤奶。
喜胜奶牛养殖场是定州市号头庄回族乡发展奶牛养殖的龙头企业之一。据喜胜奶牛养殖场负责人马喜胜介绍,该养殖场占地面积60亩,其中生产区域面积38000平方米,拥有牛舍6栋,地上青贮窖2个,自动化挤奶大厅1个。
喜胜奶牛养殖场里的奶牛。
“我们公司目前奶牛存栏在700头左右,日产鲜奶8吨。因为奶品质过硬,与蒙牛集团建立了长期供奶协议。”马喜胜道。
经过多年规范化发展,号头庄回族乡现建有标准化奶牛养殖场11个,奶牛存栏量达1万多头,日产鲜奶100多吨,在成为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重要奶源基地的同时,为周边提供近千个岗位,已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我在这里打工不累又不耽误家里的事儿,感觉挺好的。”喜胜奶牛养殖场采奶工人、号头庄回族乡村民马会彦笑着说。
工作人员正在给乳牛喂奶。 鲁丽华 摄
为助推奶牛养殖产业快速发展,号头庄回族乡加快推进喜胜奶牛养殖场、赛科星伊人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现有奶牛养殖场扩规升级、扩群增量,开展“智慧牛场”建设,逐步提升养殖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目前,我乡正在着力打造一批上下游关联、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条,让鲜奶香飘万里。”号头庄回族乡党委书记刘京雷介绍。
挤奶厅里进行机器自动化挤奶。 鲁丽华 摄
刘京雷表示,围绕奶牛养殖区域优势,号头庄回族乡还大力推进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模式,广泛应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作为饲料,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积极落实对少数民族和民族乡的支持政策,推动该乡壮大奶牛养殖特色产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带领更多群众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定州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姜荣江表示。(完)
中新网武汉7月19日电 (梁婷 孟梦)记者19日从湖北省水利厅获悉,该省近日正式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湖北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多举措强化水土保持,守牢生态安全底线。
湖北肩负“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特殊使命,生态区位重要。近十年来,湖北水土保持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据该省目前已公布的2021年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21年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31.54平方公里。
当前,湖北仍有3.1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的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该省强化水土保持规划引领,建立完善各级水土保持规划。
根据此次明确的重点任务,湖北将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建立预防保护制度,明确重点区域,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对全省明确的重点区域,抓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同时,对人为水土流失严格监管,织密水土保持监管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升水土保持支撑能力,完善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湖北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00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20条,全省水土保持率提升到84.48%;到2035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00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520条,水土保持率达到87.28%。(完) 【编辑:李岩】